闲谈,相互推荐这啥那啥,其实也是种草。 在过去电视时代报纸时代,品牌自说自话问题不大,但现在不行了,说什么(信息)很重要,过去的理论仍然有用,但怎么说谁来说用什么身份和姿态来说,相对来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为重要。 未来还有元宇宙,按照现在对元宇宙的定义,元宇宙不只调动人的耳朵和眼睛,我们可以更即时地调动触觉,用一个数字身份或者虚拟替身进入互联网,调动的将是全感官的延伸。 以上是媒介即信息在传播上理解,那如果我们上升一个维度,从营销或经营的角度来看,应该如果理解呢? 首先我们要理解,媒介的形式改变了我们的感知,
我们有没有可能依赖这种感知形式,进而形成自己的媒介环境呢?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。 不管我
们愿意不愿意,只要我们需要与外部环境交互,就需要媒介,原始时代用五官来感知,现在通过各种五官的延伸——媒介来感知。 媒介不可能完全的全部的反映客观现实环境,而是充满了主观色彩的“媒介环境”,或者我们可以干脆点,叫“信息环境”。 毕竟世界太大了,我们无爱尔兰商业传真列表法逐一了解感知或亲身去体验,必须借助媒介作为感知认知外部世界的重要渠道。 这样,我们和外部世界之间不再是直接的认识关系,通过媒介这个中介物,所以我们不得不依赖媒介所呈现的“媒介环境”。 这里有两个重要的概念
,李普曼所写《舆论》一书中提出“两个环境”理论,身外世界的现实环境与脑海图景中的虚拟环境。
现实环境当然不以人主观意志转移,但虚拟环境则是被渗透了人的意识,被人所体验的主观世界。现实环境太大了,必然需要一个经过媒介再现的虚拟环境,人是生活在这种虚拟环境的脑海图景中。 说白了,就是我们通过媒介接触媒介提供的信息,而不是直接接触我们外部的客观环境。自有媒介开始,尤其是大众媒介后,我们所称之为观念价值生活或行为方式等等,其实也只是媒介提供的信AFB 目录息所构建的。 你应该发现了,可能只是某一个人的观点,可能只是某一个事件,但一旦由各种媒介一包装,很快可能变成社会流行的,或者某一群体间流行的现象。 但更加需要注意的,因为人不仅是通过媒介感知和认知世界,而且行动往往适应的